股票杠杆价格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食品并购局 Food M&A股票杠杆价格,作者:Allen,原文标题:《深度研究|世界烘焙之王宾堡的并购之路》,头图来自:AI 生成
纵观全球烘焙行业,有一位王者级的存在,就是我们本文研究的对象 - 宾堡集团 ( Grupo Bimbo ) 。
既然是王者,为什么我们对它有点陌生?其实国内的面包品牌曼可顿,以及麦当劳、肯德基、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品牌的汉堡胚供应商怡斯宝特,都是宾堡通过收购纳入麾下的公司。
宾堡成立于 1945 年,总部位于墨西哥。笔者以为,墨西哥的美食代表是玉米饼和辣椒酱,没想到竟孕育了一家世界级食品企业。我们对此十分好奇,宾堡是如何从中美洲的发展国家,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走向全球消费者的餐桌,同时确立在烘焙行业的统治地位。
让我们开始这段旅程。
一、本土发展期:从 1945 年创业,到 1980 年上市
宾堡的创始人 Lorenzo Servitje 生于 1918 年,他的父亲是西班牙裔移民,在 1928 年合资开了一间面包房。在父亲去世后,Lorenzo Servitje 继承了这家面包房,但他不满足于此。恰逢他的邻居 Jaime Sendra 在一个烘焙工厂担任生产总监,Jaime 提出工业化生产切片三明治面包的想法,让 Lorenzo Servitje 找到了创业的方向。
1945 年 9 月,宾堡正式成立,主要业务是工厂生产面包后向当地的商店分销。当时宾堡只有 1 个生产车间,5 辆租来的汽车和 34 名员工。
很快,宾堡推出了 Super Pan 切片面包,首次使用透明密封的玻璃纸替代主流的蜡纸来包装切片面包,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直观看到面包的新鲜度和品质,在当时的墨西哥城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风尚,受到消费者的喜爱。
此后,宾堡的子品牌和产品线逐渐延伸到甜甜圈、蛋糕、巧克力涂层饼干等烘焙和休闲零食品类。
1950 年 -1970 年的墨西哥,受到西式化的影响,生活方式发生着急剧的变化,主食从传统的玉米饼 ( Tortilla,成分是玉米和小麦),逐渐转向面包,根据当时市调研究,1970 年墨西哥的面包消费人群占 77%。
在这期间,墨西哥人口从 2600 万增长至 5000 万。宾堡正是抓住面包主食化的浪潮,以及人口增长红利,通过产品创新和自建物流,迅速发展和壮大。宾堡是最早通过"中央工厂 + 批发"模式的烘焙企业,其客户包括传统零售商、夫妻老婆店、快餐连锁(QSR 渠道)。
1950-1970 年墨西哥面包消费增长情况
By the author based on data from Pan ( May 1956, p. 31; January 1970,p.17; June 1978, p. 10 )
1980 年,宾堡在墨西哥证券交易所交易其 15% 股份,正式登陆资本市场。此时的宾堡,已能够生产超过 200 种产品。
二、美洲市场扩张期:1985 年 -2005 年
在墨西哥确定领先地位之后,宾堡将战略重点放在向拉丁美洲和北美市场,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,快速获得已在当地具备品牌知名度、销售渠道和生产能力的资产和业务。
在宾堡收购史上,金额最大的一笔在 2008 年,以 23.8 亿美元收购美国 George Weston Foods,此后宾堡成为美国第一大烘焙食品公司。
这个阶段,宾堡实现了从墨西哥向地缘上的纵向扩张,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家跨国经营的烘焙和休闲食品集团,在世界烘焙食品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公司。
2005 年,宾堡成立的第 60 周年,营收规模达 27.7 亿美元,其中墨西哥市场收入占 69%,美国占 24%,拉丁美洲占 7%。
2005 年宾堡收入结构按地区分,来源:公司财报
1986 年 -2005 年宾堡的主要并购,来源:公司官网
三、向全球烘焙和零食市场进军:2006 年至今
2006 年,宾堡以近 1100 万美元收购西班牙公司 Panrico SAU 的中国业务(北京潘瑞克食品),标志着它打开亚洲市场的第一站。
"在我看来,如果你想从事任何行业,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情况。如果我们有全球化的视野,我们就必须进入中国" - 来自宾堡的第二代掌门人,53 岁的 Servitje。根据《福布斯》排名,他是墨西哥第六大富豪(在该杂志的世界亿万富翁榜单中位列第 310 位)。
2010 年宾堡中国的销售额约为 3500 万美元,仅占宾堡集团年总收入的 2%,但宾堡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2017 年,宾堡以 6.5 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 East Balt(怡斯宝特),后者是一家 1955 年成立、主要服务快餐连锁品牌的公司,为麦当劳、肯德基、必胜客、赛百味、汉堡王等客户提供汉堡胚、贝果、点心和玉米饼等产品,在美洲、欧洲、亚洲和非洲 11 个国家拥有 21 个工厂,员工达 2200 名。
值得一提的是,怡斯宝特在 1994 年就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家工厂,跟随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的全球业务进入中国,在 2017 年时在北京、上海、沈阳、天津和杭州拥有 5 家工厂。至今怡斯宝特在中国已经有 8 家工厂,你吃的每一口汉堡,大部分都是宾堡成员企业生产的。
2018 年 2 月,宾堡收购曼可顿在中国 4 家公司 100% 股权,加强在中国面包市场的投入。根据欧睿相关数据,2023 年中国短保面包主要品牌市场份额,其中桃李面包 35% 占据第一,美焙辰 6%(达利旗下)、曼可顿 3%(宾堡旗下)。
四、宾堡市场地位:年营收近 1600 亿元,份额全球第一
如今的宾堡,是当之无愧的烘焙之王,根据其 2023 年报披露,宾堡在全球 34 个国家运营 100 多个品牌,产品种类达 9000 多种,拥有 217 家工厂,1500 个销售中心和 15 万名员工,拥有配送线路 5 万 7 千条。
2023 年宾堡营收达 225 亿美元,较 2008 年增长 2 倍,经调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(EBITDA)增长 2.4 倍,市值达 223 亿美元 ( 1500 多亿元人民币 ) 。其中北美市场收入贡献占 48%,超过墨西哥本土 32.6%,拉美占 9.2%,欧亚非占 10.1%。
可以说,没有过去 50 年持续且成功的并购,就没有今天的宾堡。在 2021 年 -2023 年,宾堡集团的并购仍在进行,宾堡像一个丛林的狩猎者,不断寻找符合自身战略目标的并购对象,来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。
2021 年 -2023 年宾堡的并购事件
五、何以为王:全球烘焙市场纵览以及宾堡地位的含金量
根据 Euromonitor 报告,2022 年全球烘焙市场规模达 4400 亿美元,按地区来分,美洲市场占 36.9%,排名第一;按品类分,面包占 54.8%,属于第一大品类。这比较好理解,欧美以面包为主食,其次才是蛋糕和点心。
2022 年全球烘焙市场份额第一名宾堡占 3.4%,第二名是日本山崎面包占 1.4%,第三名是美国本土 Flower Foods 占 0.7%。烘焙市场的一个特点是高度分散,主要的供给来自街边和社区的小型现制面包蛋糕店 ( Artisanal ) ,所以宾堡发展了近 80 年,做到这样的市占率其实含金量极高。
2022 年全球烘焙市场规模(亿美元)按地区和品类结构分,Euromonitor,宾堡财报
从宾堡集团收入来源看,其强势的地区来自北美和拉美。在墨西哥本土,宾堡在预包装面包的市占率达 90% 以上。在美国市场,烘焙食品市场规模 829 亿美元,宾堡市占率为 10%。如果不考虑手工现制面包的 361 亿美元,以及零售商自有品牌 150 亿美元,宾堡在预包装烘焙食品零售市场占比为 42.38%!
零售和餐饮,是宾堡最重要的两大渠道。在宾堡 2023 年报中,透露其最大的客户是沃尔玛,占到宾堡整体收入 18%,达到 40 亿美元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收入比重超过 10% 的单一客户。
另一个角度,在美洲以外的欧洲、亚洲等市场,宾堡的存在感并不是太强,欧亚非的烘焙市场占全球的 63%,在宾堡集团整体收入(含零食板块)只占 10%。在可预见的未来,宾堡会继续加强在美洲市场以外的并购整合,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地位。
六、穿越周期,80 年足以装下太多故事
宾堡的复合增长情况,图源:公司官网
不满足于偏安一隅,这家从墨西哥城走出的面包店背景的创业公司,80 年间历经本土发展、北美拓展和全球化三个阶段,宾堡终于跻身世界级食品企业前列。我们再次感叹:无并购,不巨头。
希望宾堡的并购发展史,能给我们立足中国、志在全球的食品企业一些启示。
引用
Our History,Grupo Bimbo
2023 BMV Results Report,Grupo Bimbo
Bimbo in the Baking Industry,H Taeko,2001
2024 年短保面包行业白皮书,Euromonitor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食品并购局 Food M&A,作者:Allen